主页 >  生活>正文
解决基层官兵急难愁盼问题,把官兵的烦心事办成暖心事
时间 : 2023-08-06 08:53:28   来源 : 海外网

编者按 近日,习主席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基层治理”。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方面,服务基层的质效体现党委机关作风、影响单位全面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要求各级党委机关和领导干部把“基层至上、士兵第一”放在心上,多在服务基层、纾困解难上下功夫。

服务基层就是服务战斗力,关心官兵就是关心打赢事业。近些年,部队各级把服务基层当作彰显初心、体现宗旨、检验党性的重要内容,围绕解决军人军属面临的现实难题想了很多办法、做出不少努力,有效提振军心士气,不断激发精武热情,汇聚起建强“三个过硬”基层的磅礴之力。这里撷取第79集团军某旅、第82集团军某旅两个单位的做法,以供参考。


【资料图】

第79集团军某旅机关服务基层持续跟进问效

听取官兵反馈 做好“事后服务”

解放军报讯 詹丽红、特约记者海洋报道:家属临时来队,拎包入住公寓房;差旅费报销,审批流程“一路畅通”;营房营具破损报修,维修人员快速上门服务……近日,第79集团军某旅官兵向记者讲起机关服务基层的可喜变化。据了解,该旅着眼抓好“事后服务”提升服务基层质效,取得良好效果。

此前,基层官兵曾反映文体娱乐设施不完善、食堂楼梯口地面湿滑等问题。机关同志核查后发现,有的问题官兵早已反映过,机关当时就给予了解决,“问题重现”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科室满足于当时解决了问题,忽视了事后跟进,督办不到位,以至于问题解决不彻底。

“服务基层不能只满足于当时把事办了,还要跟进关注办事之后的官兵反馈,持续做好‘事后服务’。”该旅领导介绍说,为切实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他们在抓好服务基层常态工作的同时,采取机关下去摸与基层自主报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线上反馈、下发问卷、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已完成的战备配套、基础设施、文化建设等20余项工作开展“回头看”,重点查找细节遗漏、听取官兵反馈,收集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

在此基础上,该旅围绕官兵反映相对集中的问题,逐一研究解决措施,指定相关科室干部为责任人,按照明确的整改时限画出“路线图”,以定期汇报、官兵审评等形式把握工作进度,坚决不让暖心工程“留尾巴”。同时,他们还定期组织双向讲评会,区分服务主动性、工作协调、末端问效等情况,让基层官兵对机关工作进行评价,督促机关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家属院内,临时来队家属房修葺一新。前期听取官兵反馈后,军需营房科在翻新整修家属房的同时,专门购置补充了生活用品,确保家属来队即可“拎包入住”。“党委机关不但为官兵办实事,还跟进服务、持续问效,我要用行动回报组织关爱。”中士任坤鹏如是说。

第82集团军某旅线上线下双渠道施策解难题

对接基层需求 打造“暖心工程”

解放军报讯 姚欣彤、史浩报道:“对照机关下发的保障手册,我按程序为家属办理了相关手续,便捷又高效!”7月下旬,二级上士刘东林的爱人从老家赶到单位驻地附近医院就医,正在野外驻训的他临时决定让爱人留营住宿。按照保障手册提供的办事流程,刘东林进行线上登记后,爱人顺利入住临时来队家属房。这是第82集团军某旅围绕服务官兵打造“暖心工程”中的温馨一幕。

“官兵利益无小事,服务官兵关键要从‘口头上’落到‘行动上’。”该旅领导介绍说,他们此前组织官兵恳谈会,听到有的官兵反映“到机关办事流程不清晰,耗时又费力”“办理一件事要在几个部门间来回跑”等情况。为此,机关领导与业务科室同志通过召开座谈会、下发问卷等形式进一步深入了解情况,多方听取官兵心声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后,着眼提升服务基层质量倾力打造“暖心工程”,赢得官兵点赞。

实践中,该旅指定一名领导牵头、相关部门抽专人参加,组成为兵服务协调组,并结合机关部门职能定位梳理服务保障清单。在此基础上,机关部门通过开展现场办公、上门办公等,并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小管家”互动服务平台、开通24小时暖心热线,实现基层难题即时反馈、官兵现实困难线上快报线下速解,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施策、多形式解难,不断提升服务基层质效。

同时,他们还就军属就业、子女入学、权益保护等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问题,区分政策细则、材料准备、涉及部门等内容在保障手册以专页呈现,并分别备注咨询电话,以方便有相关需求的官兵随时联系机关部门。

近日,上级通知将组织骨干培训,某连战士崔景伟因在外执行任务,无法到机关填报信息。他登录“小管家”互动服务平台,在线递交申请、填报信息和培训志愿。“机关举措务实,服务周到,让基层官兵感受到浓浓暖意。我一定立足岗位发挥特长,努力在专业领域不断取得新成绩。”崔景伟说。

提升获得感 集聚强军志

■王处章 陈祥涛

基层官兵的衣食住行、急难愁盼,看似是小事,实则是关系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大事。近些年,各级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官兵的急难愁盼问题,把官兵的烦心事办成暖心事,有效提升了官兵的幸福感、获得感。

如今,随着强军兴军步伐加快,部队使命任务不断拓展,改革强军进程向纵深推进,基层建设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变化。比如,有的部队增加了新装备、新专业,一些官兵面临换岗改训的新课题;有的部队移防后,两地分居的家庭明显增多,不少官兵面临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难题;有的长期野外驻训,官兵文化生活比较单调;等等。这些现实困难和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基层官兵的训练、工作和生活,如果不积极解决,就容易影响军心士气和战斗力提升。

关心基层官兵,就是关心部队战斗力;把基层官兵放在心上,就是把强军兴军放在心上。毛泽东同志曾在古田会议之后总结了7条带兵经验,其中一条就是要求各级“关心战士,体贴战士”。这既是我军性质本色的体现,也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重要法宝。实践证明,对基层多投入一分热心,基层就会多一分心热;对士兵增加一分真情,士兵就会增添一分干劲。为官兵办实事不在于事情大小,关键要干一件成一件,积水为海、积土成山。长此以往,既能暖兵心又能树威信,必将汇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今年开展的主题教育,对办实事、解兵忧作出了具体安排。各级党组织要强化为兵情怀和群众观点,聚焦官兵急难愁盼,严格落实为基层办实事制度和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要增强调研实效,广泛开展蹲点式、解剖式、“四不两直”式调研,自觉问计于官兵、问需于基层,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要健全解难帮困常态机制,对官兵关心关切的问题及时解疑释惑、回应诉求。对官兵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一项一项制订整改措施,能改的马上改,一时解决不了的,要盯住不放、持续整改,确保整改到位,不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落地见效。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