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准大一新生们,开学时间仅剩下半个月左右时间。有的在家里准备新衣服,有的在准备开学的行李,有的还在筛选院校。今年的招生,出现了很奇怪的现象。就算是本科院校,也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志愿征集,才能招满学生。有些学校,经过前两轮的志愿征集,还是没能顺利招收到合适的生源。无奈开启了第三轮志愿征集,自降分数,却也没能满足获得考生的青睐。 第三轮征集志愿,扔空缺2000多名额,自降30分也招不满的本科院校学校被选择基础在于学校的层次和专业,拥有热门专业的本科学校,比较受欢迎。如果一次没有征集满,通过第二次征集志愿,就基本可以招收到足够的生源。广西城市职业大学,是一所本科院校。经过了前两轮的志愿征集,仍然没有满足生源数量的标准,无奈之下,为了第三轮志愿征集能够顺利进行,自降30分来吸引考生。身为一所本科院校,理科的录取分数线,降到了314分。对比部分地区的专科录取分数线,都要低上一头。本以为能凭借这个优势,顺利完成今年的招生计划。却不想就算是30分的差距,也还是不能吸引考生,经过了第三次志愿征集后,还是差2000多名额。这2000个名额的空缺,在省内是很难招满了,接下来就是省外的生源。希望学校能够顺利完成招生计划吧。 说来也奇怪,本科学校,如果不是专业特别差,这都自降30分了。而且这个时间段,还能空缺2000+的名额,实在令人费解。今年,广西城市职业大学,给出来的专业,也还是不错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也许我们要从其他的角度入手分析了。 考生对于院校的选择,越来越专业且谨慎广西城市职业大学,是一所本科院校没错,可晋升为本科院校的时间不长。原来是一所专科类大学,晋升成为本科之后,没有明显的成绩,被认可度不高。新晋本科,在招生上,总是有一些缺陷的。本省考生会拿专科的眼光来看待这所学校,不屑于报考,外省考生甚至可能都不知道这所学校。除此之外学校不是正统的公办院校,他是一所民办院校。民本院校的认可度其实不高,一些学生选择民本本科的原因,就是未来考公,有个本科学历。那这所学校也可以起到这个作用,为什么这么大幅度的降分,还是不能被考生选择呢?也很简单,因为学校的学费,是相对偏高的。广西贫困地区不少,很多考生家庭条件不是很富裕。学校的主要招生群体,又是本地考生,学费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 学校今年的学费,有所上调,变成了24000元。是正常公办大学的2到3倍,这样的差距,使得很多普通家庭的考生,望而却步。本身学校的含金量就不高,搭配高额的学费,性价比太低了,因此有了这样的名额空缺,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学校只有再降分数,和大专院校抢夺生源,才能有一线希望。明年再制定招生计划的时候,就不要贪大了。 贪吃嚼不烂,是民本院校恶性循环的关键民本本科学校,是在大面积普及教育,普及大学时期兴起的。开始的时候民办本科的地位还是很高的,甚至可以和二本叫叫板,但很快就衰落下去。民办本科的弊端就是民办二字,没有政府的扶持,学校的经济是个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民办学校的学费都偏高的原因,高额的学费是家长的压力,也是学校的动力。 当一所学校的动力,从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变成了学费的收取,生源数量的增加,就会变了教育的味道。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极少有民办学校发展起来,且大部分越来越衰败的原因。高额的学费,也从最开始的贵族象征,变成了现在考不上正常大学,砸钱读书的韭菜。这些的源头,都是学校的贪吃嚼不烂。学校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不是想办法掏空家长的腰包,这些年不断地扩招,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根本就跟不上。 越是跟不上,口碑越差,口碑越差招生越困难。困难之下就不断地降低分数来吸引学生,这就导致生源越来越差,不断地形成恶性循环,实在不可取。今日话题: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