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雪方程式推导通货膨胀率,费雪方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费雪方程式亦称交易方程式,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费雪在1911年《货币购买力》一书中提出并得名,是首先对物价水平同货币数量之间的关系作出的系统阐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费雪之前货币需求理论中所考察的货币,重视的是贵金属。
3、费雪方程式建立的时候,金币本身在视野中已不再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存款通货则已经受到重视。
4、费雪认为,假设以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是交易、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因此,费雪方程式亦称为现金交易说);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MV=PT或P=MV/T。
5、关系这个方程式是一个恒等式,其中P的值取决于M、V、T这三个变量的相互作用。
6、费雪分析认为,在这三个经济变量中,M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外生变量;V由于制度性因素在短期内不变,因而可视为常数;交易量T对产出水平常常保持固定的比例,也是大体稳定的。
7、因此,只有P和M的关系最重要。
8、所以,P的值特别是取决于M数量的变化。
9、费雪虽然关注的是M对P的影响,但是反过来,从这一方程式中也能导出一定价格水平之下的名义货币需求量。
10、也就是说,由于MV=PT,则M=PT/V=PT/V。
11、这说明,仅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考察,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12、这个比例是1/V,即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
13、费雪方程是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费雪在1911年《货币购买力》书中提出,是首先对物价水平同货币数量之间的关系作出的系统阐述,费雪方程式也称为交易方程式。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